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、农工党宁夏区委会、银川市政协、贺兰县政协反映,近期,一场“孤品”直播乱象的调查,引发了人们对于直播购物的关注。据相关报道,众多所谓的“孤品”服装,实则为二手衣物,部分甚至是从回收站捡来的旧衣。在直播间中,打着“尾货孤品”“源头工厂”“品牌清仓”“商场撤柜”“样衣版衣”等幌子,给那些脏乱差、卫生状况不达标的二手旧衣穿上“华丽外衣”,使其摇身一变,成为号称“仅此一件”的稀缺商品。而且,许多孤品直播货源批发厂家都是“论吨收、按件卖”的模式。仅凭借肉眼判断衣物品相,这无疑存在着疾病传染的潜在风险。这种行为不仅构成了欺诈,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还暴露出二手服装货源管理以及直播带货行业监管层面的诸多问题。
具体而言,主要存在溯源机制不完善。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预计到2030年,我国每年丢弃的旧衣数量将上升到5000万吨,平均每人每年将淘汰16件废旧衣服。但当前废旧纺织品行业门槛偏低,正规企业较少,小作坊通过减少规范化场地投入、回避劳动健康保护责任、逃避税费等非常规方式降低成本,甚至在经营中以次充好,恶意竞争,挤压正规企业的经营空间。
销售欺诈行为。因二手衣物成本较低,有中间商或处理机构为获取高额利润,对回收服装进行分拣、简单处理。商家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将二手衣物冒充“孤品尾货”通过虚假宣传和欺诈手段误导消费者,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其购买。以旧充新,存在色差、污渍、异味、磨损等问题,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。
售后服务缺失。孤品主播或商家往往不提供退换货服务,部分直播间甚至存在拉黑消费者、拒绝沟通等恶劣行为,消费者一旦遇到问题难以维权。
健康安全隐患。二手衣物的质量、卫生情况难以保障,存在细菌、霉菌、化学残留等健康隐患,引发过敏、传播疾病等问题,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。
危害行业健康发展。假冒产品的流通会损害正规品牌的形象和声誉,与正规商家的销售形成不正当竞争,损害正规商家利益,影响正常市场秩序。
建议,完善溯源机制。建立健全二手衣物溯源或标识制度,追溯商品的来源和流通轨迹,进一步完善二手商品回收利用的相关行业标准、管理制度。
加强网络平台监管。加强对网络直播销售平台的监管,加强法律法规约束,对于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惩,对于违规销售冒充品的商家进行罚款、关停等处罚,建立黑名单并及时公示,限制或禁止再次入驻平台。
加强卫生管理。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,加强对二手衣物的清洁消毒、储存条件、包装标识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监管和检查,保障二手回收商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卫生安全。
宁夏人大网 | 宁夏政府网 | 宁夏纪监 | 宁夏党建网 | 宁夏财政厅 | 宁夏发改委 | 宁夏公安厅 | 宁夏环保厅 | 宁夏审计厅 | 宁夏卫生健康委员会 |
宁夏商务厅 | 宁夏农业农村厅 | 宁夏水利厅 | 宁夏人保厅 | 宁夏交通厅 | 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|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| 宁夏教育厅 | 宁夏科学技术厅 | 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厅 |
宁夏民政厅 | 宁夏招商网 | 宁夏文明网 |